不要讓時間留白

2007年8月20日 星期一

下灰窯

「灰窯」先民以蚵殼燒製石灰的傳統產業,類似磚窯規模較小,漢人傳統磚石房舍之砌造,常以蚵殼灰調和糖水、糯米汁等製成俗稱「三合土」的黏著劑;或混加泥土、細沙、水等來抹壁粉飾,是「起大厝」不可或缺的重要建材。
另外,木構船隻的建造與維修,亦須以石灰為主要材料的桐油灰漿作為細縫填補劑,使木板之間不虞漏水而能堅固耐用。
朴子以燒蚵殼灰為業的聚落有兩處,北邊的叫「頂灰窯」,南邊的叫「下灰窯」。
後來因時代的演變,燒灰業被水泥所取代而逐漸沒落。這裡因位處市街的中心,早就看不到灰窯的遺跡,取而代之的是茶室、酒家,成為朴子的風化區,艷幟高掛長達一世紀,一直到近一、二十年來才又銷聲匿跡。
下灰窯的範圍大概在今市西路以西、南通路以東的中正路兩側。有角頭廟「保安宮」,就是俗稱的「下灰窯廟」,地址是朴子市中正里十鄰171號,奉祀的神明有薛、金、李、池、邢、朱、林府千歲,此外還有太子爺和虎爺。
據廟誌記載:當年傳染病流行,醫藥不發達,村民只好向朱、李、邢諸位王爺請求庇祐,果然真的平安無恙;為感念神恩,居民楊英、黃地、王好等發起建廟,於清光緒11年(1885)竣成。
詩人楊爾材就有這麼一首描寫「下灰窯」的竹枝詞:
頂灰窯過下灰窯,柳眼窺人燕語嬌;
依舊桃花迎客笑,尋芳那得不魂消。

沒有留言: